加盟城市 | 一线城市 | 二线城市 | 三线城市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店铺面积 | 150㎡ | 150㎡ | 150㎡ | |
新知书店加盟基础费用 | 装修费 | 11.7万元(780元/㎡*150㎡) | 11.25万元(750元/㎡*150㎡) | 10.8万元(720元/㎡*150㎡) |
经营设备费 | 10万元 | 9万元 | 8万元 | |
首批进货费/原料费 | 8万元 | 7万元 | 6万元 | |
广告宣传及开业费 | 1.3万元 | 1.2万元 | 1.1万元 | |
小计 | 31万元 | 28.45万元 | 25.9万元 | |
新知书店加盟成本费用 | 店面租金 | 2.52万元/月(5.6元/天/㎡) | 2.43万元/月(5.4元/天/㎡) | 2.34万元/月(5.2元/天/㎡) |
人员工资 | 3.44万元/月(4300元/月/人*8人) | 2.96万元/月(3700元/月/人*8人) | 2.24万元/月(2800元/月/人*8人) | |
水电杂费 | 1600元 | 1500元 | 1400元 | |
流动/储备资金 | 17.88万元 | 16.17万元 | 13.74万元 | |
小计 | 6.12万元 | 5.54万元 | 4.72万元 | |
新知书店加盟总费用 | 投资合计 | 37.12万元 | 33.99万元 | 30.62万元 |
备注: 1、流动资金的算法为(人员工资/月+房租/月)*3个月,四舍五入取整数,并且不计入成本支出。 2、以上投资费用为预估,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别,仅供参考。 |
书籍为主。抗日战争爆发后总店迁到武汉时,受中共长江局委托,以"书店"名义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。内容1948年10月与生活书店、读书出版社合并为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。
后来大部份人员迁往北京,在京成立生活.读书.新 新知书店-三联书店
知三联书店总管理处。北京的三联书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归属人民出版社,直至1986年方独立经营,称为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。1986年8月成立上海三联书店。今天,北京、上海、香港三家三联书店在不同地区共同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。 三联书店自成立之后,发展越来越多元化,但初次三店共同办杂志的传统仍然延续着,1979年创办的《读书》杂志便是代表之一。《读书》中的文章或是谈古论今,或是探讨社会现象、学术问题,都体现着深刻的思考过程和浓厚的人文关怀,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。
前身是钱俊瑞、薛暮桥、姜君辰、徐雪寒等编辑的《农村》月刊。
从成立到抗日战争前夕的近两年时间内,出版 4种期刊 (如 《新世纪》、《语文》等);在出版的20多种社会科学书籍中,如吴清友翻译的《帝国主义论》、薛暮桥的《农村经济底基本知识》、吴大琨的《大众政治经济学》等,都对读者起到积极作用,也扩大了新知书店在出版界的声望。抗日战争初期,总店先后迁至武汉、桂林(以后迁至重庆);同时在重庆、金华、丽水、常德、襄阳、柳州等城市设立多处分店,在香港设立办事处(后改分店)。总店在武汉时,受中共长江局的委托,以"书店"名义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(如《"左"派幼稚病》、《论反对派》、《与》等)和党的文献(如《党章》、《救国言论集 》等 ) 。它陆续出版的社会科学论著(如胡绳《 辩证法唯物论入门 》、薛暮桥 《经济学》、翦伯赞《历史哲学教程》等)及文艺作品(如夏衍《小市民》、《心防》等 )和很多通俗读物,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。因此,国民党政府对新知书店的迫害日益加剧,书刊屡遭查禁,分店陆续被查封或被迫停业,人员屡遭逮捕。到1941年皖南事变,国内分店只剩下重庆一处。但他们除坚持继续用"新知"名义出书外,还设立了远方书店、实学书局,出版了不少书籍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 总店迁回上海。1947年底又被迫迁到香港。1948年10月与生活书店、读书出版社合并成立三联书店。新知店从成立到合并,先后出版发行期刊10种,出版各类图书200多种。